牛尾怪树之谜

作者 动物世界 浏览 发布时间 15/09/18 点击评论

牛尾怪树之谜

    在人们心目中,蔗类植物不开花、不结果,默默无闻地生活在山坡下、沟渠边,全是些貌不惊人的小草。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因为多达12000种的旅类植物中,还有“巨人”呢!
 

核桃沟里寻怪树
1.核桃沟里寻怪树
    20世纪70年代,一批植物学家到我国四川雅安一带考察。一天,他们来到离雅安约25千米的一个名叫核桃沟的地方。核桃沟属草坝合龙乡管辖,人迹罕至,植被繁茂,风景极为优美。可是,科学家无心欣赏美景,他们来此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种名叫“牛尾巴树”的植物的。“牛尾巴树”不找到,做什么都没有心思。牛尾巴树本来只是一种很平常的树,在核桃沟遍地皆是。可是,不知怎么的,一根牛尾巴树的树枝到了植物学家的手里,竟然引起了小小的震动。植物学家仔细看着手中这根黑黝黝。的并不起眼的枝条,眼前不觉一亮。他看着尖尖的、基部与枝条浑然一体的小叶,再看看叶片背面隆起的一个个黄褐色小疙瘩。脑海中蓦地闪过一个念头这种植物好奇怪!羽状复叶,抱子囊,这不正是a类植物的特征吗但再打量手中2米长的枝条,心中不觉又有些迟疑,根据叶子判断,整个植株的高度在10米以上!可是,据以往记载,在我国,那么高大的截类植物只生活在海南省和云南省的一些热带雨林里,如今,在四川雅安竟然也出现了貌似蔽类植物的牛尾巴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发现怪树的消息不胫而走气终于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批考察队员来到核桃沟。他们在那里考察每一棵植物。终于找到了大片大片的牛尾巴树。科学家对它们作了详细的分析,发现这些牛尾巴树大都树干笔直,并无分枝,“树皮”表面布满了六角形的斑纹。它们的叶子全部长在茎的顶端,叶柄很长,上面密密麻麻长满了许多小刺,每片叶子都有2一3米长,总叶柄的两侧长出许多分叉,每一个分叉的两侧再生出许多羽毛状、具有深裂的小叶片。数一数,小叶的数目竟有17--20对。乍一看去,牛尾巴树的叶子很像婆竿的棕桐树叶。
    然而,走近一看就能发现这叶子远不如棕搁叶坚挺,它背面还有许多小疙瘩。

2.“牛尾”原是巨人蕨
    植物学家解剖了牛尾巴树,发现了那叶子背面的小疙瘩里竟然藏着无数的抱子。切开树千一看,里面既找不到能使茎加粗的形成层,也找不到明显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总之一句话,这树绝对不是种子植物。那么,不是种子植物,又能是什么植物呢谜底终于揭开了。原来,自古以来生长在核桃沟的牛尾巴树,并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一种被称作秒锣的高大的蕨类植物。这种蕨类植物与生活在新西兰和南太平洋诸岛上的树蕨有着相当近的亲缘关系。植物学家还弄明白了,生活在核桃沟的这种桫锣叶柄上多刺,故被称作刺渺锣,它的拉丁名Spinuiosa,就是多刺的意思。在所有的砂锣中,刺秒锣的名气最响,也最珍贵,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刺桫锣的外形十分高大,一般可长到五六米高、最高的可达10米以上。如此高大的植物,又没有木质部和韧皮部,它们靠什么来支撑自身呢说来难以置信,刺桫锣靠的是简单而又有效的“编织法”。刺桫锣的茎本身并不坚固,但它的根却极其发达。它们里三层,外三层,你缠我绕,或紧紧钻进岩石缝隙中,或厚厚覆在茎的下部。这样,既增加了茎的体积,也提高了茎的牢度。
    刺桫锣的根,再生能力特别强。砍了会再生,生了再砍,生生不息,韧劲十足,有力地保证了茎干能及时得到支撑。
    在矮小的获类世界中,刺桫锣的身材是很引人注目的,这种蕨类植物中的“巨人”,虽然个子长到10多米高,但其生活方式尚未脱离原始的状态。刺桫锣叶子背面的突起称为抱子囊群,成熟时散发出大量的抱子,据粗略统计,每一棵刺桫锣能散发出上百万粒抱子,抱子萌发以后,长成一小片绿色的心脏形原叶体。以后,原叶体上再长出能产生精子的精子器和能产生卵细胞的颈卵器。
    刺桫锣抱子的萌发以及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都离不开水。所以,这就注定了它只能一辈子生活在如核桃沟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永远没有抛头露面的机会了。
 







动物世界群号:28964334 动物讨论群号:105971422 鬼故事群号:73813629 联系QQ:572223115@qq.com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联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旧版
本站动物世界视频和文章都来源于互联网多数为原创,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确认之后我们将立即删除
Copyright 2006-2009 Powered By DW20.COM.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15983号-1